老二次元已经开始研究骨灰盒上雕点啥了
点击上方“游侠网”关注我们
公众号回复“原神工具”模拟抽卡
回复“暗黑破坏神不朽”获取暗黑不朽数据助手!
实在对不住,最近组里其他同事的妹妹文学聊得多了,引发了我一些叛逆心理。
这就让我突然想和大家聊一个严肃,呃,或者说有点晦气的话题。
骨灰盒。
这东西不用我多介绍吧。
这个小盒经常会出现在死党互相调侃中,在复杂的父子关系中,每天琢磨着给上铺的兄弟挑个合适的家和对应的宅基地,甚至在你来我往之间连修剪坟头草的分工都已经安排妥当。
当然,不只是死党,在各种游戏还没有限制钢琴家们发挥的时候,这个小盒也成了许多人在游戏打得不好以及嘴硬时的临时居住地,双方就盒子里的位置拥有权以及合法居住人等话题往往能共奏一曲,谱写令其他玩家瞠目结舌的传奇诗歌。
——这是我本来想和大家聊的东西,直到最近群里疯传的一张截图打乱了我的计划。
我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订制这种东西。
这一个问号不光承载了商家的疑惑,还有所有看到这张图片的人,我非常好奇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情才会想要搞出二次元骨灰盒这种东西,所以在和群友互动完之后,我打开搜索软件调查了一番。
最终出来的结果让我非常意外。
首先上图中的故事并没有发生,只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商家被一个前来问询并截图的顾客调侃了一番而已,双方也没有后续的故事,可能对于一个淘宝客服来说这只是工作中的一则插曲,没想到成为了沙雕网友的一次话题。
但二次元骨灰盒这玩意,竟然是真实存在的。
越来越多的“交易订单”被挖掘了出来,顺着盒子的一角,我仿佛看到了全新的“殡葬蓝海”开始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这句话我经常听,没想到现在已经沦落到这个场合了,车万药丸
不过啥事儿都有个起源,这种把殡葬用品和二次元结合起来的操作,的确不是最近才有的苗头。
早在几年前,我大杭州一家殡葬店就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开辟蓝海,推出了订制二次元纸模等一系列产品。当某个阿宅真的有需求的时候,他/她的好兄弟可以把他/她最喜欢的二次元老婆烧过去。
而这事儿具体联系到“骨灰盒”,可能就和这位日本的雕刻小哥脱不开干系。
这位在墓碑石料店做活计的小哥,为了钻研自己的雕刻技术,经常会拿一些废弃石料练手,网上疯传的lovelive痛碑(也可称痛灵车)就出自他手。
但这个小哥由于担心版权一类的麻烦事,在日本网友疯狂的请求下依旧没有接受任何订单,所以“二次元骨灰盒”目前能找到的除口嗨外的少数实例,可能只有《娇蛮猫娘大横行》《要听爸爸的话!》等知名日本轻小说的作者松智洋老师了。
根据他生前的愿望,他希望他的葬礼能营造出庆典般的感觉,不要死气沉沉,于是合作过插画的画师们在他周边画上了他笔下精心创造的角色陪伴他,不少人都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发到了网上——这也是松智洋老师在生前采访中提到过的,他非常鼓励别人这么做。
网友也在一本正经的讨论死亡这事儿,一些人组团表示以后高低整一个,另一群人则已经考虑“投资的风险”,要选择稳妥的作品来陪自己,省得“晚节不保”。
经过这一通调查下来,我已经不觉得二次元骨灰盒是啥稀奇事了,并不是足够搞怪新奇的这东西让我看的有些麻木,而是我开始发现对于“死亡”这个大家都很陌生的概念,我远没有这些互相侃着大山聊死后在盒子上碑上雕哪个角色的老哥老姐们看得透彻。
我没来由的想起一段话,出自大卫·伊格曼的《生命的清单》: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尤其是其中关于生命那晦涩又深刻的解读,在我那个喜欢矫情的青春期让我爱不释手,但如今回过头想想,自己好像从未理解其中真意。
提到二次元骨灰盒,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羞耻”——把自己那点小爱好堂而皇之的摆在葬礼台面上给所有人看,就像没有删干净的硬盘一样,总会让人本能性地躲闪。
但那只是所谓的“社会层面的死亡”,当你与这个世界没有了任何联系时,你就将真正的死去。这些老哥们就在研究如何通过在盒子上搞些手脚,让自己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
从事殡葬行业的男主给去世儿童家属送上了一个别样的骨灰盒
而且这事儿不分时间也不分国家,一直以来都有人在这么做。
在墓志铭上,国内千古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就留下了一个无字碑,任后人评说;同时代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人杜牧,也留下了“你小子啊,还是死了,埋了吧!”(尔小子,亦克厥终,安于尔宫)这样豁达豪爽的一句话。
国外那边呢,《老人与海》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调侃道“恕我起不来了!”;历史上著名的女影星玛丽莲·梦露,则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自己的三围留在了自己的墓志铭上:“37,22,35,R.I.P”;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只留下相当平淡的一句话,丝毫没有提及自己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我知道只要活的够久,这种事情总会发生。”
这并不是专属于名人的权利,任何人在这一刻都是平等的。他们给这个见证了无数生与死的地方带来最后的善意,分享自己生前的那些小爱好。
长椅上刻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这种豁达的态度往往也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在这位16岁墨西哥足球运动员的葬礼上,他的伙伴们用一记漂亮的助攻帮助他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进球,在观众的欢呼声与队友的庆祝下,他与这段视频一起做到了“永生”。
就连前几年火遍全网的“黑人抬棺”,背后也有一个令人读来感动的故事——在当地名为“舞蹈葬礼”的习俗下,葬礼反而更像是节日,他们认为这不应该是痛苦的时刻。穿着时髦的抬棺者,扛着抬着棺木鼓掌跺脚,用狂野又活跃的舞蹈安慰失去亲人的生者,并鼓励他们参与到舞蹈中来。
所以当我看见这群老哥在一本正经的讨论在自己的骨灰盒上雕上哪个二次元角色时,我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不解,反而敬佩起了他们的豁达。
口嗨生死说来简单,但当你真的把这事放到自身上来谈的时候,总归是需要点勇气的。
二次元骨灰盒不是一群整活的人搞一个“二次元”的噱头,而是一群有趣的灵魂在想怎么和后人们沟通。
“虽然你喜欢什么动漫角色我不知道,但我喜欢这个,来一起看看?”
如果我在去看望故人时遇到这种有趣的灵魂,我想我绝对不会吝啬我的视线,和他来上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最终开始考虑自己能给世界留点啥东西下来。
往期精彩回顾